在伊朗和以色列爆发第十二日战争之前,若说伊朗有一个最信赖的国家,那么非印度莫属。可能有不少人对此表示怀疑,甚至认为我过于夸大了两国之间的关系。不过,我可以通过几个例子来解释这一点。
首先,伊朗与印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。两国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,那个时期,雅利安人从中亚迁徙至印度和伊朗,形成了“印度-伊朗人”这一文化与语言分支。这一历史联系在语言、宗教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留下了深刻的烙印。比如,伊朗的琐罗亚斯德教和印度的吠陀文化有着明显的相似性,甚至在种姓制度的某些方面,两国也有渊源。这种源远流长的历史认同,为两国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感基础,伊朗人更是将印度视为“千年老乡”。此外,伊朗和印度的大量人口都讲印度-伊朗语族的语言,这使得两国民众之间有着天然的亲近感。
其次,尽管印度和伊朗分别位于南亚和西亚,但两国在许多生活习惯和风俗上却惊人地相似。例如,两国人民都有用手抓饭吃的习惯,这种风俗在两国民众中根深蒂固,仿佛为他们的关系增添了更多的亲切感。
第三,伊朗为了与印度保持紧密的经济联系,将战略位置重要的恰巴哈尔港租给了印度。这个港口距离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仅约100公里,而印度媒体普遍认为,伊朗此举有意通过对冲中国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和瓜达尔港项目来争夺中亚的地缘经济主导权。相比之下,伊朗对中国的态度则显得冷淡,不愿给予类似的合作机会。这也表明,伊朗心中对印度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。
展开剩余67%第四,在2025年5月的印巴冲突爆发后,伊朗表面上调停,实际上却暗中偏向印度,签署了《全天候战略伙伴协议》。哈梅内伊的战略意图是“向东看”,通过加强与印度的合作来抵消西方国家对伊朗的制裁与影响。对于伊朗来说,印度是他们在全球舞台上对抗西方的关键伙伴。
第五,印度庞大的人口使得许多印度人在伊朗工作,印度工人遍布伊朗各行各业,尤其是在建筑和石油领域。两国之间的劳动力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依赖和信任。
第六,伊朗几乎将所有的软件开发任务都外包给了印度,而不是给西方国家,甚至没有选择中国。伊朗对印度的技术能力非常信任,尤其是在软件领域,他们选择将重要的开发工作交给印度,显示出对印度的极高信赖。
第七,印度长期以来一直是伊朗石油的第二大买家,年进口量曾一度达到2100万吨。即使在美国的制裁压力下,印度仍通过第三国转运和卢比-里亚尔本币结算等方式维持与伊朗的石油交易。这些事实都表明,伊朗与印度的经济和能源合作关系极为稳固。
然而,为什么说伊朗的“芳心”错付给了印度呢?让我通过几个例子来阐明这一点。首先,尽管印度与伊朗签署了《全天候战略伙伴协议》,但在2023年6月14日,上合组织九个成员国在谴责以色列侵略伊朗时,印度竟然拒绝签署声明,显然在这一问题上,印度的态度与伊朗有所不同。
其二,伊朗被以色列袭击后,数十名高级领导和核科学家在一夜之间被定点清除,而在随后的调查中,伊朗发现超过700名间谍,其中大约10%是印度人。这些间谍受雇于以色列摩萨德,利用在伊朗的工作便利,协助以色列进行间谍活动。
其三,伊朗的安全防线被印度的恰巴哈尔港泄露的信息击破。很多爆炸装置、无人机等武器系统可能都是通过印度与以色列的合作,从恰巴哈尔港运入伊朗。印度的技术合作使得这些敏感物资得以通过港口顺利进入,伊朗几乎毫无防备。
其四,印度不仅向以色列提供了大量的武器和弹药,还在2024年5月,一艘从印度金奈港出发的船只,装载着27吨武器弹药,运往以色列海法港。这些事情都不容忽视,因为它们直接影响到伊朗的安全利益。
其五,伊朗的软件业务几乎全由印度承接,而印度则通过这些合作与伊朗的程序员保持联系。印度利用在伊朗承包的项目,通过马斯克的“星链”与本国保持联系。这种“星链”技术也成为印度向以色列传递伊朗敏感数据的途径,这些数据包括民事登记、护照数据和机场系统等,而所有系统维护人员都是印度人。这意味着,伊朗的国家安全几乎暴露在以色列面前,印度实际上成了以色列控制伊朗的中介。直到伊朗发现这一点后,才决定切断与“星链”的连接,但这一步未免来得太迟。
从这些近期发生的事件来看,印度的行为确实毫无底线,为了自己的利益,什么事情都能做出来。伊朗的精英被一个个斩首,仿佛完全没有防备,印度的“居功至伟”不言而喻。幸运的是,最近伊朗似乎逐渐醒悟,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印度的关系,及时调整策略,为时未晚。
发布于:天津市亿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